習近平:教育是國之大計、黨之大計發表(biao)時間:2018-09-14 10:29 習(xi)近(jin)平出席會(hui)議(yi)并(bing)(bing)發表重(zhong)要講話。他(ta)代(dai)表黨中央(yang),向全(quan)國(guo)廣(guang)(guang)大教(jiao)師和教(jiao)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(de)(de)熱烈(lie)祝賀和誠摯問候(hou),并(bing)(bing)強調全(quan)黨全(quan)社會(hui)要弘揚尊師重(zhong)教(jiao)的(de)(de)社會(hui)風尚,努力(li)提高教(jiao)師政治地位(wei)、社會(hui)地位(wei)、職業地位(wei),讓廣(guang)(guang)大教(jiao)師享有應(ying)有的(de)(de)社會(hui)聲望。 李克強(qiang)在(zai)會上講(jiang)話(hua)。汪洋、王滬寧、趙樂際、韓正(zheng)出(chu)席(xi)會議。 未來(lai),怎(zen)樣辦好人(ren)民滿意的教育?教育改(gai)革將(jiang)向何(he)處去?一起來(lai)看。 首次將教育定位為“國之大計(ji)、黨之大計(ji)” 習近平指出,教育是民(min)族振興(xing)(xing)、社會進步的(de)(de)重要(yao)基(ji)石,是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的(de)(de)德政工(gong)程,對提高人民(min)綜(zong)合素(su)質、促(cu)進人的(de)(de)全面發(fa)展、增強中華民(min)族創新創造活力、實現中華民(min)族偉大復(fu)興(xing)(xing)具有決定性意義。教育是國之大計、黨之大計。 教(jiao)育改革發展,要從這四個方面發力 習近平指出,要深化教(jiao)育體制改革,健全立德樹人落(luo)實機制,扭(niu)轉不科學的(de)教(jiao)育評(ping)價導向,堅決克服唯(wei)分數、唯(wei)升學、唯(wei)文(wen)憑(ping)、唯(wei)論文(wen)、唯(wei)帽(mao)子的(de)頑瘴痼疾,從根本上解決教(jiao)育評(ping)價指揮棒問題。 要深化辦學(xue)體制和教育管(guan)理改革,充分激發(fa)(fa)教育事業發(fa)(fa)展生(sheng)機活(huo)力。 要提(ti)升(sheng)教育(yu)服(fu)務(wu)經濟社會發展能力,調(diao)整優化高校區域布局、學(xue)(xue)(xue)科(ke)結構、專(zhuan)業設置,建立健全學(xue)(xue)(xue)科(ke)專(zhuan)業動態調(diao)整機制,加快(kuai)一流大學(xue)(xue)(xue)和一流學(xue)(xue)(xue)科(ke)建設,推進產學(xue)(xue)(xue)研協同創(chuang)新,積極投身實施創(chuang)新驅(qu)動發展戰略,著重培養(yang)創(chuang)新型(xing)、復合型(xing)、應用型(xing)人才。 要擴大(da)教育開放,同世界一流(liu)資源開展(zhan)高(gao)水平合作辦(ban)學(xue)。 我們(men)要培養什么樣的人 習近平指(zhi)出,培(pei)養什么人,是教育的(de)首要問題(ti)。 必須把培(pei)養(yang)社(she)會主義(yi)建設者(zhe)和接班人作為(wei)根(gen)本(ben)任務(wu),培(pei)養(yang)一代又一代擁(yong)護中國(guo)共產黨領導和我國(guo)社(she)會主義(yi)制度、立志為(wei)中國(guo)特(te)色社(she)會主義(yi)奮斗終身的(de)有用人才。這是(shi)教育工(gong)作的(de)根(gen)本(ben)任務(wu),也是(shi)教育現代化的(de)方向(xiang)目標(biao)。 培(pei)養(yang)有用人才,要(yao)在這九個方(fang)面(mian)下功夫(fu) 要(yao)在(zai)堅定理想信(xin)念上下功夫(fu) 要(yao)在厚植愛國主(zhu)義情懷上下(xia)功夫 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(shang)下功夫(fu) 要在增長知識(shi)(shi)見識(shi)(shi)上下功夫(fu) 要在(zai)培(pei)養奮斗精(jing)神(shen)上下功夫 要在增強綜合(he)素(su)質上(shang)下(xia)功夫 要樹立健(jian)康第一的(de)教(jiao)育理念 要全面加強(qiang)和改進學校美育 要在學生中(zhong)弘(hong)揚勞動(dong)精神 對尊師(shi)重(zhong)教提出新的更(geng)高要求(qiu) 習近(jin)平強調(diao),全(quan)黨全(quan)社會(hui)要弘(hong)揚尊師重(zhong)教(jiao)的(de)社會(hui)風尚(shang),努力(li)提(ti)高(gao)教(jiao)師政治(zhi)地(di)(di)位、社會(hui)地(di)(di)位、職業地(di)(di)位,讓(rang)廣大教(jiao)師享有應有的(de)社會(hui)聲望,在(zai)教(jiao)書育(yu)人崗(gang)位上為(wei)黨和人民事(shi)業作出(chu)新的(de)更(geng)大的(de)貢獻(xian)。 隨著辦學條件(jian)不斷改善,教(jiao)育投入要更多向教(jiao)師(shi)傾斜,不斷提高教(jiao)師(shi)待遇,讓廣大(da)教(jiao)師(shi)安心(xin)(xin)從(cong)教(jiao)、熱心(xin)(xin)從(cong)教(jiao)。 對(dui)教師(shi)隊伍中存在的問題,要堅決依法依紀予以嚴懲(cheng)。 加(jia)強黨(dang)對教育工作(zuo)的全面領導,要從這(zhe)五個(ge)方面著手 習(xi)近(jin)平強(qiang)調(diao),加強(qiang)黨對教(jiao)育(yu)工作的(de)全(quan)面領(ling)導,是辦好教(jiao)育(yu)的(de)根本保證(zheng)。 教育(yu)部門(men)和各(ge)級(ji)各(ge)類學校的黨(dang)組(zu)織要增強“四個意識(shi)”、堅(jian)定“四個自信(xin)”,堅(jian)定不移維護黨(dang)中(zhong)央權威和集中(zhong)統(tong)一(yi)領導,自覺在政(zheng)治(zhi)立場、政(zheng)治(zhi)方向、政(zheng)治(zhi)原則、政(zheng)治(zhi)道(dao)路(lu)上同黨(dang)中(zhong)央保(bao)持(chi)高度(du)一(yi)致。 各級黨(dang)委要把教育(yu)改革發展納入議(yi)事日(ri)程,黨(dang)政主要負(fu)責同志要熟悉教育(yu)、關心(xin)教育(yu)、研(yan)究教育(yu)。 各級各類學(xue)校(xiao)黨(dang)組(zu)織(zhi)要把(ba)黨(dang)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到學(xue)校(xiao)工作各方面。 思想政治工(gong)作是(shi)學校(xiao)(xiao)各(ge)項工(gong)作的生命線,各(ge)級黨委、各(ge)級教育(yu)主(zhu)管部門、學校(xiao)(xiao)黨組織(zhi)都必須緊(jin)緊(jin)抓在手上。 要精心培養和組織一支會做(zuo)思(si)想政(zheng)治工作的(de)政(zheng)工隊伍,把思(si)想政(zheng)治工作做(zuo)在(zai)日常、做(zuo)到(dao)個人。 教育事業還將迎來這(zhe)些重大利好! 在(zai)大會講話中,李克強指(zhi)出,要以(yi)習(xi)近平新(xin)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(yi)思(si)想為指(zhi)導,準確把握教育(yu)事業(ye)發(fa)展面臨(lin)的新(xin)形勢新(xin)任(ren)務(wu),全面落實教育(yu)優先(xian)發(fa)展戰略。 具體如何做? 1、在經濟(ji)社會(hui)發展(zhan)規劃上(shang)優先安(an)排(pai)教(jiao)育、財政資(zi)金投入上(shang)優先保(bao)障(zhang)教(jiao)育、公共資(zi)源配(pei)置(zhi)上(shang)優先滿足教(jiao)育和人力資(zi)源開發需要。 2、堅持(chi)教(jiao)育公平,推動教(jiao)育從規模增(zeng)長向質量提(ti)升轉變,促(cu)進區域、城鄉和各級(ji)各類教(jiao)育均(jun)衡發展(zhan)。 3、夯實義務教育(yu)(yu)這個根基,強化農(nong)村(cun)特別是貧困(kun)地(di)區控輟保(bao)學工作,完善城鄉(xiang)統一(yi)、重(zhong)在農(nong)村(cun)的義務教育(yu)(yu)經費保(bao)障機制,著力(li)改(gai)善鄉(xiang)村(cun)學校辦學條件(jian)、提高教學質(zhi)量,注重(zhong)運(yun)用信息化手段使鄉(xiang)村(cun)獲(huo)得更多優質(zhi)教育(yu)(yu)資源(yuan),在提速(su)降費、網絡(luo)建設(she)方(fang)面給予(yu)特別照顧。 4、把更多教(jiao)(jiao)育投(tou)入用到(dao)加強鄉村師(shi)資(zi)隊(dui)伍建設上,不(bu)折不(bu)扣(kou)落實現行的(de)補助(zhu)、獎(jiang)勵和各類保障政策,對符合條(tiao)件的(de)非在編教(jiao)(jiao)師(shi)要加快入編、同工同酬。 5、規(gui)劃布局(ju)城(cheng)鎮學校建(jian)設,增強容(rong)納能力,加快實現(xian)隨遷子女入(ru)學待遇(yu)同城(cheng)化。 6、更加重視、充分發揮高校在強化(hua)基(ji)礎研究和原(yuan)始創新(xin)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中(zhong)的重要作用。 7、辦好職業院校(xiao),堅持面向市場、服務發展、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,推進產教融合、校(xiao)企合作,培養(yang)更多(duo)高技(ji)能人才。 8、提高技術(shu)技能人才(cai)的社會(hui)地位(wei)和待遇。 9、大幅減少各類(lei)檢查、評估、評價,加(jia)強(qiang)對辦學方向、標準、質量的(de)規范引導,為學校(xiao)潛心(xin)治校(xiao)辦學創造良好環境。 10、積極鼓勵社(she)會力量(liang)依法興辦(ban)教育(yu)。 11、鼓勵各(ge)級各(ge)類學校與時俱(ju)進創(chuang)新(xin)教(jiao)(jiao)育(yu)理(li)念和人(ren)才培(pei)養(yang)模式,發展“互聯網+教(jiao)(jiao)育(yu)”,完善吸(xi)引(yin)優(you)秀人(ren)才從事教(jiao)(jiao)育(yu)的體制機制,提升教(jiao)(jiao)師社會地位。 |